a人片在线观看苍苍影院,男人让女人爽,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108,麻豆印制传媒在线观看

思想政治教育部:探尋安徽歷史足跡 感受中華文化魅力
  • 作者:呂紅
  • 審核:汪邦銀
  • 時間:2023-05-25
  • 點擊:2504
  • 來源:思想政治教育部

5月23日下午,思政教育部組織全系教師、22級共計200余名學生代表赴安徽博物院新館開展思政實踐活動,同時還舉行了思政教育部與安徽博物院的共建思政課、美育的實踐教育基地掛牌儀式

安徽博物院新館建筑造型體現了五方相連、四水歸堂的徽派建筑風格,2011年9月29日建成并對外開放,常設展覽有“安徽文明史陳列”以及“徽州古建筑”“安徽文房四寶” “江淮擷珍”“歐豪年美術館”等專題。

同學們徜徉于“安徽文明史陳列展覽”中,從夏商周時期,皖南銅礦的采冶為中國青銅文明的輝煌做出了重要貢獻隋唐宋元時期,以大運河為代表的水陸交通發(fā)達,安徽成為全國經濟重心南移的發(fā)端,再到明清時期,徽商推動了中國城鎮(zhèn)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為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陳列選取體現安徽各個歷史階段社會發(fā)展代表性的文化遺存、珍貴文物、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讓學生從不同側面了解了安徽歷史文明發(fā)展的脈絡。

安徽文房四寶展廳,筆、墨、紙、硯是中國傳統(tǒng)書寫、繪畫的主要工具,有文房四寶之美譽。透過它們演繹歷史更迭,同學們感受到中華文明因循物性、道器合一的造物思想,精益求精、鼎故革新的工匠精神安徽得天獨厚的物產資源和人文環(huán)境為世人奉獻了無數文房佳品,尤其是杰出代表宣筆、徽墨、宣紙、歙硯,至今仍是安徽文化的一張靚麗名片享譽世界

進入徽派建筑群展廳,入目可見青磚小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格窗,徽派建筑作為徽文化的重要載體,集徽州山川風景之靈氣,融傳統(tǒng)風俗文化之精華,風格獨特,結構嚴謹,充分體現了鮮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為典型,被譽為徽州古建三絕。同學們暢游其中,流連忘返,不時發(fā)出驚嘆之聲。

通過參觀展覽,同學們不僅欣賞了珍貴的文物,感受到了安徽省悠久的歷史文化,更是體會到了中華民族一代代的傳承、發(fā)展和進步。此次思政教育部與安徽博物院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美育實踐基地,也是踐行《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要求,積極挖掘地方“大思政”實踐教育資源,建好用好教育實踐基地,將實踐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堅定同學們的文化自信,筑牢精神家園,以更飽滿的激情和熱情投入到生活學習中,履行好新時代賦予青年的使命和責任,做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者、弘揚者和傳播者。

(供稿:呂紅 一審:汪邦銀 二審:彭慧 校審:張靜)